主办: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ISSN 1672-9188   CN 31-1939/R   SLYHAA

过刊目录

  • 全选
    |
    医药专论
  • 医药专论
    徐辰鸣,邱建新*
    2014, 35(3): 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肾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肾癌患者,靶向治疗优势明显,目前已广泛运
    用于肾癌的一、二线治疗。本文主要综述获得FDA 批准的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西替尼、贝伐单抗、帕唑帕尼、替西罗
    莫司和依维莫司等7 种可用于转移性肾癌治疗的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
  • 医药专论
    刘龙山,王长希*
    2014, 35(3): 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已成为临床肾移植的首选用药,但相关肾毒性、糖代谢障碍等不良反应影响了临床肾移植的远期疗效,本文综述近年临床西罗莫司、依维莫司,以及选择性蛋白激酶C 抑制剂(sotrastaurin)、Janus 激酶-3 抑制剂(CP-690550)、CTLA-4 融合蛋白(belatacept) 等新型药物用于降低他克莫司用量或替代他克莫司等研究进展,为他克莫司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医药专论
    徐 律1,张 杰1,2*
    2014, 35(3): 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坦索罗辛,因能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简要综述坦
    索罗辛临床疗效、常用剂量、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方案进展。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武余波1,罗华菲1,朱慧勇1,陈 纯1,沈承武2*
    2014, 35(3): 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UFLC-MS/MS 法测定格拉司琼的血药浓度,研究自制盐酸格拉司琼透皮贴片和Sancuso 贴片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 采用平行设计,12 只新西兰兔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 只,分别给予自制贴片和Sancuso 贴片,采用经验证的UFLC-MS/MS 法测定兔血浆中格拉司琼浓度。使用DAS 2.1.1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格拉司琼在1.0 ~ 500 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 92.5% ~ 101.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 均小于5%。新西兰兔经皮给予自制贴片和Sancuso 贴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 (0-t) 为(2106±337.0) 与(2402±557.7) μg/L.h、AUC(0-∞)为(2 107±336.8) 与(2404±558.7) μg/L.h、Cmax 为(63.03±17.53) 与(82.32±34.76) μg/L、Tmax 为(3.7±2.3) 与(4.8±3.2) h、T1/2 为(2.4±1.5) 与(3.5±2.5) h。结论 本方法高效、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格拉司琼血药浓度的监测。本研究结果显示,格拉司琼在兔体内的吸收和消除速度快,且两种贴剂Cmax、AUC(0-t) 和AUC(0-∞) 在相同给药周期下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研究论文
    李松杨1,陈 松2,张正华3,马 骏1
    2014, 35(3): 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复方α- 酮酸对慢性肾脏病(CKD) 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CKD3 ~ 5 期非血液透析伴高血压患者64 例,患者均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 酮酸治疗(2.52 g/ 次,一日3 次)6 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甲状旁腺素(PTH) 和肾功能变化。结果 64 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 和舒张压(DBP) 及PTH 均显著降低,但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 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 酮酸治疗对血压控制可能有帮助。
  • 研究论文
    邹 盈1,2,周奇兴2,王昌惠3*
    2014, 35(3): 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80 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 一日0.2 g),连续治疗2 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P- 选择素、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小板凝集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 选择素、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小板凝集率等指标均有下降(P<0.05 或P<0.01),且治疗组各指标下降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抑制血小板凝集,调节凝血功能紊乱,预防AECOPD 患者血栓形成作用值得研究。
  • 研究论文
    王媛媛1,2,3,刘中洋1,2,袭荣刚1,2,王晓波1,2*
    2014, 35(3): 1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 年7 月20 日,收集国内外关于莫沙必利治疗FD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文献。利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 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9 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莫沙必利与多塞平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治疗FD 疗效有显著差异[OR 5.63,95% CI(4.01,7.90),P < 0.0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多塞平治疗FD 治疗效果较好。
  • 研究论文
    王晓瑜1,2,程能能1*
    2014, 35(3): 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炎琥宁致儿童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009-2013 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内350 例炎琥宁致儿童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炎琥宁致儿童不良反应多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速发型过敏反应比例较高,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应重视炎琥宁等中成药在儿科用药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 研究论文
    蔡和平1,赵 扬2,王 卓1*,高 申1
    2014, 35(3): 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国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中性粒细胞CD64 与CRP 联合或分别单独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meta 分析,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检测依据。方法 收集PubMed、Embase 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建库至2013 年10 月发表的有关中性粒细胞CD64 与CRP 联合检测及两者分别单独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文献,对检索到的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要求的4 篇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 分析,评估CD64 与CRP 联合检测和两者单独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优势比(OR),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临床诊断阳性的总病例数547 例,临床诊断阴性的总病例数108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与CD64 单独检测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8, 95%CI(1.16,2.16),P=0.006],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与CRP 单独检测的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38, 95%CI(2.04,9.44),P=0.0002],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4 联合检测CRP 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优于两种指标单独检测。
  • 综述评论
  • 综述评论
    詹 阳,闵涛玲,胡海峰*
    2014, 35(3): 1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疫苗主要通过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的表达,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佐剂的辅助下,激活或加强机体自身抗肿瘤免疫,进而杀伤、清除肿瘤细胞。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综述肿瘤疫苗的设计原则和近年研究进展。
  • 综述评论
    顾礼忠,吕 宁,马立娟
    2014, 35(3): 1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 是一类在皮肤病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有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本文综述常用CNI 作用机制及其近年在皮肤病的应用进展和不良反应评价,供临床合理应用参考。
  • 综述评论
    唐 韵
    2014, 35(3): 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喜炎平在抗病毒感染、抗细菌感染及快速退热等方面功效显著,且安全稳定、无耐药性。本文综述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评论
    徐季超1,吴 斌2,吕良敬1*
    2014, 35(3): 1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临床强直性脊柱炎(AS) 治疗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抑制剂为主,依那西普作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依那西普治疗AS 的临床获益及疾病负担等进行系统综述。